高空作业车在雨雪、雾霜或清洗作业后,其平台表面容易形成湿滑层,增加操作人员滑倒及坠落的风险。针对这一情况,需从平台结构设计、表面处理工艺、排水系统优化等多方面采取防护措施,以保障作业安全和稳定性。
在结构设计方面,高空作业车的平台应选用具备高摩擦系数的材料,并在关键受力区域增加防滑纹理或冲压凸点结构,以形成有效的摩擦阻力层。对于经常接触液体的区域,可采用耐磨防滑涂层,并结合金属网格或防滑橡胶垫,提升整体防滑性能。
在表面处理方面,平台金属材质应采用防腐蚀和防积水的表面喷涂工艺。防滑涂料应具备耐候性和抗紫外线性能,以保证在长期户外使用中依然保持粗糙度和摩擦系数。针对不同气候区域,可选用疏水性涂层减少积水滞留时间,降低湿滑风险。
在排水系统方面,高空作业车应在平台边缘和低洼部位设计高效的排水槽与排水孔,确保雨水和作业液体能够快速排出,避免长时间滞留。对于北方低温地区,可加装平台加热装置,防止表面积水结冰形成滑面。
在附加防护方面,可为高空作业车平台增加可拆卸式防滑垫,并在作业前进行湿滑状况检查。必要时,在平台作业区域设置防滑警示标识,提醒操作人员注意脚下安全。应配合安全带、护栏等坠落防护措施形成多层防护体系。
在使用与维护方面,定期对高空作业车平台进行清洁与检查,确保防滑层无大面积磨损或剥落。遇到防滑设施损坏,应及时更换,以保证持续的防护效果。作业单位应制定湿滑天气作业规范,包括进场前检查、现场监测及应急处理流程,降低意外发生概率。
通过以上措施,高空作业车在平台表面湿滑状态下的安全性可得到显著提升,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。
Tags: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表防滑设计